民胞物与 共生共创 打造高品质教育发展共同体
——广元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成功举行

12月28日在宝轮中学举行广元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追求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是每一所学校的主责;是每一位校长的主责。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元三江新区办学活力,由宝轮中学、赤化中学、七一宝轮小学、宝轮一小、宝轮三小、宝轮四小及宝轮幼儿园等八所学校发起,成立广元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经共同体第一届理事会研究决定:12月28日在宝轮中学举行广元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

理事会讨论共同体章程
参会各成员学校校长积极为共同体建设建言献策,经过真诚的交流和平等的协商,共同体各成员学校达成了多项共识: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将以“让每一所学校得到适合的发展”为理念,以“为民教子,为国育才”为理想,以“翰墨书香,精神家园”为愿景,以“课题拉动、学校联动、定期互动、重在行动”为思路,以“共融、共研、共育、共进”为原则,以“学习和分享、挖掘和培育、示范和辐射、提升与引领”为策略,聚集优秀的教育思想者、创新行动者,启迪教育智慧,点燃教育梦想。
通过共同体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构建三江新区更为合理、科学、可行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探索立德树人、教师流动、教学管理、教师研训、考核评价、文化共建等新机制,构建横向的沟通机制和纵向的幼、小、初、高衔接机制,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变孤立发展为联合发展。

共同体将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各个阶段教育的特点,把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的办学实际相结合。成立大会结束后,各成员学校开展了一场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主题的新年诗会。各校节目各有特色,精彩纷呈,体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次大会,鼓舞人心。极有价值之处是共同体内中学、小学、幼儿园之间,对教育本质规律的探讨,对教育教学模式的交流,对学校文化价值的审视,对教育理想的寄托。厚重的历史、前瞻的理念,小与大在“共同体”这个大家庭里汇聚、碰撞,而后生长,就像滚滚的嘉陵江水,生生不息。教育是一场修行:修心、修性、修己、度人,让我们继续朝着高品质的目标,无愧于心,砥砺前行!

民胞物与 共生共创
打造高品质教育发展共同体
—在广元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谢红光
尊敬的各位领导,共同体各成员学校代表:
大家下午好!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把广元三江新区建设成为川陕甘结合部的优势特色和新兴产业集聚区;秦巴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广元现代化山水低碳新城区。教育人理当顺势而为,借势发力,敢立潮头将“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教育提高到新高度,以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元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就是植根于这样的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
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以“让每一所学校得到适合的发展”为理念,以“为民教子,为国育才”为理想,以“翰墨书香,精神家园”为愿景,以“课题拉动、学校联动、定期互动、重在行动”为思路,以“共融、共研、共育、共进”为原则,以“学习和分享、挖掘和培育、示范和辐射、提升与引领”为策略,通过共同体平台建立更为合理、科学、可行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探索立德树人、教师流动、教学管理、教师研训、考核评价、文化共建等新机制,构建横向的沟通机制和纵向的幼、小、初、高衔接机制,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变孤立发展为联合发展。共同体将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各个阶段教育的特点,把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的办学实际相结合,规划学校发展、优化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落实课程改革、开发课程资源、营造育人文化、创新师生评价、引领师生成长,努力打造一个合聚力量、凝结智慧、整合资源的高品质发展共同体,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谱写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广元三江新区教育发展共同体组织机构(第一届)
一、共同体成员学校(八所)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利州区赤化初级中学
利州区宝轮第一小学
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
利州区宝轮第三小学
利州区宝轮第四小学
利州区宝轮幼儿园
利州区石龙小学
二、理事会成员学校(四所)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
利州区宝轮第一小学
利州区七一宝轮小学
利州区宝轮幼儿园
三、理事长
谢红光 宝轮中学校长
四、秘书处
秘书长
夏 康 宝轮中学副校长
副秘书长:
何 磊 宝轮中学教科室副主任
邓大学 宝轮中学教务处主任
张崇博 宝轮中学政教处主任
秘 书:
王进友 宝轮第一小学副校长
张 恒 七一宝轮小学副校长
李向军 赤化初级中学副校长
罗 军 宝轮第三小学副校长
史志星 宝轮第四小学副校长
杨晓明 宝轮幼儿园副园长
杨青云 石龙小学副校长